来自赞比亚的留学生邓肯,站在三十多辆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中,熟练地用手机对着一辆黄色单车扫码,解锁,骑走去地铁站。
“现在,我和我的留学生朋友在中国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共享单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赞比亚留学生邓肯对笔者说道。近年来,“互联网+自行车”的共享单车模式,迅速席卷中国各大城市,不仅掀起了骑共享单车的热潮,还吸引了大量像邓肯这样的外国“粉丝”。
“年轻”的共享单车,仅仅凭着两轮驱动,便已“骑”向世界更远的角落。
“老外”纷纷点赞
中国传媒大学的泰国留学生刘玲玲在中国已经呆了6年,正好赶上了共享经济的浪潮。逢闲时周末,她和朋友们经常骑共享单车去附近的朝阳大悦城消遣。
“坐公交或者汽车过去实在太堵了,骑上共享单车后,我发现这实在是太方便了,后来我又向其他留学生朋友推荐。”刘玲玲说。她所在的公寓附近,总是停放着几十辆共享单车,很受外国留学生们的欢迎。
如今,“扫一扫,即骑走”的共享单车在中国大小城市遍地开花,在满足公众短距离出行需求、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绿色低碳环保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9月,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共享单车行业就业研究报告》显示,到2017年7月,国内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约1600万辆,国内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到1.06亿,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中国大街小巷中最独特的风景。
在街头穿梭着的共享单车骑行者中,不乏像刘玲玲这样的“老外”的身影。2007年,土耳其留学生希望来到中国,买了第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如今,他告诉笔者:“如果当时我住的地方和上学的地方有共享单车的话,可能我不会买自己的自行车。”
近期,来华报道十九大的部分外国记者在大会开幕前夕赴广东省走访时,不少人对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正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创新经济业态印象深刻。当发现街头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时,外国记者们仔细询问用法,下载软件“试骑”,并表示要将这个“新鲜事”播报给本国读者。
中国智造带来便捷体验
可爱、方便、轻快、有序、健康、环保……这些是“老外”提到共享单车时常常给出的夸赞。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经常在朋友圈转发有关中国兴起共享单车的消息。他说:“共享单车让骑行回归人们的生活,因为它既便捷又便宜。”他认为共享单车更加人性化地满足了人们点对点的出行需求,让公共交通变得更有吸引力,更方便。
如今,中国智造正为自行车大国注入了新的内涵。事实上,共享单车并不仅仅只是一辆自行车,其背后有着卫星定位系统、移动支付、大数据等诸多科技成果支撑,中国创业者在全球率先将这些科技元素结合到一起,这才开发出了共享单车模式。
今年4月,刘玲玲在泰国老家也发现了共享单车的身影。“由于只能办卡用车、不支持快捷网络支付,使用者并不多。”方便和快捷是众多受访者选择中国共享单车的理由。
绿色、环保也是中国时下掀起共享单车热潮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年来中国人越来越注意环保了,共享单车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能减缓城市拥堵。”邓肯很看好共享单车的发展。
如今,中国的共享单车以科技的创新和进步,给人们的短途出行带来了高效、智能、绿色的解决方案,中国品牌的高端、科技化形象也得到更多的认可。
科学治理护航发展
共享单车火爆的同时,也出现了企业无序投放、车辆乱停乱放、违法违规使用、车辆安全隐患和用户资金风险等问题,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企业投放车辆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对公共道路资源承载能力、城市环境面貌和安全运行秩序都带来了挑战。
在刘玲玲看来,单车围城、监管空白和骑行安全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人行道上停放了太多的单车,每天有很多单车被破坏,这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很多麻烦。”
中国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共享单车治理方式,精细化管理正在成为共享单车治理中的重要课题。
目前,上海、北京、成都、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都纷纷出台了办法,对共享单车进行规范管理。
在国内掀起浪潮之后,多家共享单车公司纷纷出海,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出行服务。不过,中国共享单车出海并不如预想中的容易。
“我们国家有的地方没有单车行道,共享单车有时不太方便。”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Miki Thoh表达了她的忧虑。在她看来,还需要解决海外共享单车“水土不服”的问题。这样,无论在本土还是海外,都能如邓肯所预期的那样——“共享单车的热潮还会一直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