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饱含善意与期待的形容——每个孤儿都是“折翼的天使”。本版曾在2012年关注过一批特殊的儿童——孤儿群体,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揪心的故事:有的小小年纪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生不到7天就被父母遗弃;有的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父母,来到福利院生活;有的父母双亡后只能和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在一起……5年过去了,这些孩子还好吗?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还需要哪些帮助?“六一”儿童节前后,记者又重新回访了部分孤儿。
——编 者
■“香香公主”病好了,照顾她的姐姐嫁人了
记者最惦记的是采访时还不到1岁的“香香公主”。小香香当时是民间儿童福利机构——“365晨光宝贝之家”(以下简称“宝贝之家”)中最小的孩子,浓眉大眼,特别可爱。却因为患有先心病被父母遗弃在医院里,到“宝贝之家”时才刚刚7天,后来又被查出患有肝损害,需要长期服药治疗。
“为啥叫她‘香香公主’,就是因为当时给她治病,每天都得用中药泡好几次澡,身上永远香喷喷的,是我们家最香的孩子!”“宝贝之家”创办者赵丽萍笑着说。
“我不叫香香了,我有自己的名字!”靠在赵丽萍身边的香香瞪大眼睛,拿出课本给记者看她的名字。今年6岁多的香香快上小学了,在公益人士资助下,正在一所私立学校读学前班。下午放学回家后,就趴在房间的地垫上看书、写作业,时不时叫声“赵妈”,问一两个问题,再调皮地笑一笑,和普通人家母女相处的模式一样。
赵丽萍悄悄告诉记者:“两岁前香香的肝病很严重,医院建议换肝脏。可那时没钱,但谁也不忍心放弃治疗,就到处打听中医药方,天天给她煎药、喂药,没想到竟然真的治好了!”更神奇的是,香香的先心病也自愈了。曾让人揪心不已的香香,成为全家20多个宝贝中最健康的一个。
“当时照顾香香的聋哑姐姐还在吗?”记者拿出以前拍摄的照片询问。
“这是青柳,已经从我们这儿‘嫁’出去了,丈夫对她不错,过得挺好的!”赵丽萍欣慰地说。

图①:小茹(左)在给大家唱歌。图②:赵丽萍正给脑瘫患儿作康复训练。图③:“香香公主”(右)和她的小伙伴。本报记者 冯 华摄
照片上的孩子,有不少仍在“宝贝之家”生活。
“猜猜这是谁?”赵丽萍笑着带过来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我是小梅啊,我能走路了!”看着眼前活泼开朗的小梅,记者惊讶极了。5年前见到的小梅,患有严重的先天性“马蹄内翻症”,只能手脚并用在地上爬行,现在竟然站了起来!赵丽萍说,这几年小梅陆续做了四五次矫正手术,前后花了几十万元募捐款,终于能站起来走路了。
爱唱歌的小茹长成了大姑娘。赵丽萍骄傲地说:“小茹现在可是我们家的‘老大’,每天照顾弟弟妹妹,是我的大帮手。”
这些年,“宝贝之家”里的孩子们来来去去。有的像青柳一样长大了,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有的康复成功,又回到了原来的福利院;也有的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赵丽萍指着照片上小茹怀抱中的孩子,有些难过:“这是明明,患有先天性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也叫眼癌,就是因为这个病被父母遗弃的。2013年时发病很厉害,在医院治疗了4个月,最后还是没抢救过来,走的时候才3岁。”